有你在
每一天都是晴天!

潘石屹的创业坎:从打工仔到坐拥300亿身家

潘石屹出生在甘肃省的一个小山村,他的童年正值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动乱的时期。由于家庭成分不好,他的父亲被划为右派,他也备遭歧视。不过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潘石屹的命运也出现了转机。

1982年,潘石屹考入位于河北的石油管道学院,两年后他从石油管道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经历过艰辛童年的潘石屹从此捧上了铁饭碗。然而,潘石屹对机关生活却并不满意,甚至有一些厌烦。经过一段时间思考,潘石屹有了下海的想法。

潘石屹的创业坎:从打工仔到坐拥300亿身家

1988年,潘石屹孤身一人绕道广州去深圳。当潘石屹到达深圳南头边关检查站时,身上只剩下80多块,这便是潘石屹的“创业资本”。但由于没有边防证,潘石屹还进不去深圳。为了能够进深圳,潘石屹咬牙从80元“创业资本”里抽出50元找“蛇头”带路。坊间说,正是在南头边防站,潘石屹遇到一个叫李勇的20岁小伙,来自四川绵阳涪城杨家镇。两人从深圳二线关铁丝网下的一个洞里偷偷溜进了深圳特区,在深圳、海南地盘上演了一出同甘共苦的打工故事。不过,潘石屹先后两次在微博辟谣,在2015年那次,他口气有所变化,称“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一半是假,也没有李勇这个人。

潘石屹的创业坎:从打工仔到坐拥300亿身家

1.拜访老师,指点迷津

面对现实的困境和自己内心深处的呼喊,潘石屹陷入苦苦的思索。不走,面对的将是日复一日百无聊赖的生活,潘石屹对此早已厌倦;走,立马失去稳定收入和不断上升的仕途,并将遭遇下海之后的种种困境。对于一个20多岁的小伙来说,这的确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困惑之际,潘石屹有幸拜访到一位在刚刚开放的深圳创业的老师。当潘石屹把心中的苦闷告诉他时,老师告诉潘石屹在深圳有很多机会,也能赚到很多钱。潘石屹问:“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老师给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就说你身上穿的衬衣,如果你有钱,你就可以买两件,这样一件穿脏了就你可以换另外一件。”

这也许是有人第一次对他解释财富是怎么回事。虽然此时的潘石屹对财富几乎没有什么认识,但是他的财商之高在后来的创业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显现。由于潘石屹出生在农村,家庭很不宽裕,从小就缺吃少穿,同时家庭的贫穷还造成了很多让潘石屹难以忘记的伤痛,所以他对财富有着比较强烈的追求,这也成为潘石屹决定下海的一个重要动力。通过与老师的交谈,潘石屹下定了放弃仕途、下海经商的决心。

潘石屹的创业坎:从打工仔到坐拥300亿身家

2.放眼未来,毅然辞职

潘石屹下海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还不到10年。但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各种技术和思想不断地冲击着国人的观念和思维,同时,还创造了无数获取财富的机会,使得很多有志向的年轻人可以有机会通过努力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其实,潘石屹下海之时,也并不明白自己到底可以干什么、想干什么,但是潘石屹清楚预见到:在机关里平淡无奇地度过一生,还不如下海轰轰烈烈地去拼。

后来潘石屹讲述了自己下海的心路历程:“我辞职是因为那是一个开放而令人激动的年代,国家领导人的言行,如当时胡耀邦穿一身西装都给国人的观念很大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我慢慢觉得,我在机关的工作完全是多余的、没用的。可能我们机关只有一个部门,就是输油管理的调度室有用。我感觉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多余的,不能给社会带来价值的环节,迟早会被淘汰掉。”

潘石屹的创业坎:从打工仔到坐拥300亿身家

正是基于对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判断,潘石屹认定自己在机关的工作不能创造价值,将来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于是他毅然决定辞职下海,在广阔的下海创业潮中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创业注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潘石屹在创业的过程中也是历经波折。从创业之初的颠沛流离,到勇闯海南的惊险刺激,再到后来“万通六君子”的分道扬镳……所幸,尽管历经艰险,潘石屹还是完成了从暴穷到暴富的财富积累,完成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

本文来自吐槽科技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7000种赚钱生意 ]

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 请连系我们删除!小女人 » 潘石屹的创业坎:从打工仔到坐拥300亿身家
分享到: 更多 (0)